首页 > 资讯中心 > 医聘秘籍 > 对病人投入感情,医生的困惑是什么?

对病人投入感情,医生的困惑是什么?

时间:2024-08-09 10:54

医生的温度

“跑了一天,累了吧?”徐源说出第一句话时,刚才还情绪激动的患者愣了一下,终于不再高声说话,哭了。这是一位“难缠”的患者,来到协和医院门诊部后,他已经吵吵闹闹地跑了好几个科室,无论医生如何解释病情,都无法让他冷静下来。
最后,是年轻的医生徐源正好遇上了这位患者。“他为什么来到这里?为什么要折腾一天?”在北京协和医院,60%以上的患者千里迢迢从外地来求医,没有人只是为了闹一场。徐源试着去想,这种反常的举动意味着什么。坐下来后,他才知道中年男人不止折腾了一天,在老家求医时,就已经奔波了好几家医院,都被宣判“死刑”。男人不甘心,好不容易找到协和医院。在这个被他视为最后救命稻草的地方,医生却给出了同样的回答。“你很自然会觉得他在无理取闹,毕竟大夫已经认真解释过很多遍。但患者一下子接受不了。所有人都觉得他是个麻烦时,有一个人设身处地关心他,很容易就打开了局面。”

image.png

2018年4月20日,山东省青岛市交通医院专护病房里,护士正在为老人做护理(视觉中国 供图)
徐源是协和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今年33岁,喜欢笑,笑起来眼睛就成了弯弯的一条缝。他健谈,显得精力充沛,总是会很有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再一一回应。在医院里,他被认为是一个很会沟通的人,一个温和的医生。有时候,遇到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徐源会在看诊最后诚恳地告诉对方:我还是个年轻医生,如果你不放心,可以找老医生做。在这个看重资历的行业里,依然有不少病人因为“热情耐心”选择了他。
但徐源觉得,自己只是多想了一点,多说了几句话。他给我举例自己是如何请患者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的。一份知情同意书上一般会有十几条告知内容,“条条都有生命危险”。有的医生习惯逐条逐句地读给患者听,让对方一个个打钩、签字。徐源只挑其中最可能遇到的两三种风险解释,其余时间,他用来讲术后几天里,病人可能会出现的疼痛或不适、家属应该如何应对、需要多长时间恢复。“有的风险发生的概率太低了,没有必要全念一遍。签署知情同意书不是为了把手术风险的责任转移给患者,是让患者明白他即将面临什么,建立彼此的信任。”

image.png

在医院里,与病人和家属沟通是重要的一环(视觉中国 供图)

还有许多更小的细节。手术中,病人身体上难免沾上一些血迹,推出手术室时要记得擦拭干净,否则家属第一眼看到刺眼的血,心总是会猛地沉下去;中国人总是觉得病人需要“捂”,即使只是裸露胳膊,也担心病人会被冻着,那就先给病人包裹好被子再送回病房——哪怕家属很快就会把被子掀开或扔掉。
这些医生可做可不做的小事,都能让患者感动很久。在一个常用的医疗门户网站上,病人能给医生做出评价,那些点赞次数最多的好评总是提到态度好、有亲和力、耐心,如果有人往具体说,也不过是“医生会仔细读我以前的病例,每一次都有暖暖的问候和热情的笑容”。
在普通人眼中,医生仿佛就是不近人情、严肃寡言的。小小的诊室里,一方桌子的两侧,医生和患者双方常常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病人将脆弱、痛苦、隐秘的心声吐露,近似毫无保留地开放自我,希望眼前的人伸出援手。此时,医生的公事公办更容易被患者解读为“冷漠”。更极端的是,在医患矛盾逐渐成为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时,医生和病人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制衡和试探:医生对患者难以“知无不言”,患者要在桌子底下偷偷地打开录音笔。

image.png

《机智医生生活》(第二季)剧照

人们渐渐忘了,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原是同一战壕里的伙伴。“以前没有那么多抗生素、ICU,许多病只能靠病人自己扛。医生能做什么?能陪在病人身边,用手摸一摸他的额头,说几句鼓励的话。”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王一方观察医患关系多年,他发现,临床技术在20世纪以来的突飞猛进,让医患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信,而患者将医生视为无所不能的权威,寄托巨大的期待。
精湛技术之下,医生和患者之间仿佛永远隔着一台机器,关系反而疏远了。“赶紧去做检查,报告一出来,就什么都知道了。”这是王一方在一些门诊最经常听到的话,有时,医生甚至没有时间让患者说完症状和感受。“机器能呈现人的脑血管、脑组织,但病人来看病,不是来用设备的。他有倾诉欲望,有眼泪要流,有心理负担要解脱。医生把听诊器搓热了放在病人胸口,再听病人说说话,病人心里就舒畅了一半。只交给机器,当病人做了一个又一个检查,他自然会想,‘是不是在坑我钱?’医生也觉得委屈,‘为了给你看病,我都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还不满意?’”

情感需要课程吗?

医生就不能多说几句暖心的话吗?
到各个医院做医学人文讲座时,王一方最经常听到这样的解释:“王老师,医院里实在太忙了,每天像流水线一样看诊、查房,压根没有时间多想关心的事。”这是事实,却不是一种理由,“真正有人文关怀的医生,不需要特地拨出多少时间,不用和患者时刻深度共情,有时就看你能否发现病人的处境,想想他需要什么”。
具体能做到多少,和医生自身性格也有关。医学要求冷静与理性,医生却和普通人一样有着七情六欲,有的人生来内向腼腆,有的人则情感充沛。2014年,当徐源还在协和医学院念书时,社会上伤医事件频发,新闻报道里,医生与患者几乎完全站到了对立面。“这不是真实的情况,协和医院就发生过许多温暖的故事,应该写出来让大家知道。”徐源拉着八九个同学,创办了一个名为“协和八”的微信公众号,在上面记录医患故事。

image.png

在一家医院的资料室里,收藏着数十本厚厚的纪念册,记录着每位逝世老人的生平,以及护理人员的寄语(视觉中国 供图)

傅麒宁就是公众号最早的写作者之一。2012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后,傅麒宁加入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过去八年里,他在公众号上留下了上百篇与病人相处的故事和思考。“我本身就是情感比较丰富、敏感的人,对病人的关心只是真实的情感流露。”今年38岁的傅麒宁是血管外科医生,他曾在门诊遇到一位50多岁的初诊尿毒症患者。患者的手腕处包着敷料。那不是常见的手术部位,那个地方的包扎,傅麒宁的第一反应是:他可能尝试过自杀。诊室里来过不少尚未透析治疗的患者,他们总是自责于自己的病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傅麒宁没有多问,只是在最后写病历时轻轻地提了一句:“尿毒症不是绝症,现在医保挺好的,血液透析相关的费用基本都能覆盖。好好治疗,好好生活。”
后来,患者离开诊室时,特地又折回来说了一句:“谢谢医生。”
“自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对方没有说,直接点出来会让患者和家属难堪。真正不想治疗的人根本不会来看病;能来到医院的患者,还是有治疗欲望,但内心会矛盾和纠结。那句话看起来没有特别的针对性,但对方如果正在困扰中,我相信他会知道你在跟他说什么。点一句,我觉得目的就达到了。”
更年轻的医者常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劲儿,使多大劲儿”。医学院七年级的一位博士生余轶凡告诉我,两年前实习时,对自己接手的一位住院病人,他几乎投注了所有心血:每天详细记录病人的体征,血压、心率、血氧等数据出现任何变化,都要马上去找主治医生讨论。两周后,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情况逐步好转时,病人突然在深夜去世了。收到消息时已经是后半夜,余轶凡在办公室里呆坐了好久,接下来一周,总是会出神,不断地回想:“是不是我哪里还没有做好?”那次之后,他小心地和患者保持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我对每个人都投入这么多感情,是不是太认真了?我还能有精力照顾其他病人吗?”余轶凡说。

image.png

《星空下的仁医》剧照

从进入医学院开始,没有人会特地告诉医学生们,一位医生该如何把握自己对病人的情感。拿出医学院的课程表,上面满满当当地排着各类技术性课程,人文课只是其中的零星点缀——这不是医学教育的重点,不能带来“妙手回春”的满足感,也不是病人对医生寄予的期待。很长一段时间里,王一方的医学人文课一直是选修课,他给学生分析案例、讲医学电影,抬头一看,坐不满的教室里,许多人正忙着敲电脑键盘写别的作业,“有三分之一的人听进去就不错了”。
不过,他不太苛求课堂效果——医学人文课的作用,只有工作五六年后才能显现出来。在医院开讲座时,经常有一线医生私下找王一方倾吐自己的窘迫:有人遭到了患者的抱怨或投诉,更有甚者,双方几乎要动起手来。“医生很委屈,我就问:‘你都做过那么多检查了,有用手按过患者的腹部吗?你知道患者是哪里人,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吗?你说过几句安慰他的话?’他们就沉默了,有的人还很惊讶,我们怎么还需要知道病人的私事啊?”
许多东西也不是课堂能教授的。一位前辈的示范,好过十几节课的说教。徐源还是实习医生时,曾经跟着一位女医生值夜班。病房里有一位乳腺癌晚期的病人,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肺部,病人无法正常呼吸,只能日夜戴着无创呼吸机。虽然是“无创”,气体却是被强行送入人体内的,就像在冬天骑自行车时,一阵大风刮来,强行灌进人的肺部。

image.png

《中国医生》剧照

夜里2点多,这位病人把女医生喊来,在呼吸机巨大的噪声里虚弱地说:“我受不了了,我不要治了!”她并不是收治在女医生所在科室,按正常流程,医生只要让她签署放弃抢救同意书,就可以摘下呼吸机了。但医生记得,病人白天时求生欲挺强。她蹲到病床边,轻轻问:“你是不是觉得这东西特别难受?这样吧,现在呼吸机的压力值是18,我从1开始慢慢往上加,你要是觉得能坚持,我们就继续用;要是还觉得难受,我们就不用了。”患者点点头,医生先把压力调到“1”,微风,不难受,但显然不够患者用,她又加大到“2”。每次设定一个新的压力值,都要等待20分钟,待患者适应之后给出反馈,才能把压力往上调。
此时已经是夜里3点。徐源困得不行,征得女医生同意后,先回去睡觉了。清晨5点多醒来后,徐源发现值班室里依然只有自己。“该不会还在患者床边吧?”他跑到病房,看到女医生拿两张板凳搭成了一张小床,睡在上面,患者也睡着了,呼吸机的压力值已经加到了“16”。
后来,徐源在许多场合讲起过这个故事。“很感动,我当时佩服得不行。我们值夜班后,第二天还是要正常上班的,她完全可以按照正常流程来简单处理。除了一个实习的同学,和一个快要去世的病人,没有人知道,一个值班医生为了素昧平生的患者,这样忙活了一晚上。”

耗竭

做一名医生,要关怀患者也不难,要长久地保持热情和耐心却不容易。如今,徐源已经毕业6年,他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患者的耐心不如从前。刚成为医生时,徐源会给每个患者都留电话或者微信,方便他们咨询。当他第三次在半夜两三点被患者的电话吵醒,只为了解答几个并不紧急的问题时,徐源决定拒绝给患者留联系方式。“每天都会接触大量患者,说一样的话,有些人还不太讲理,甚至不可理喻,你就会慢慢把一切都当作走流程,情感会迅速耗竭。”
他不止一次反思过自己的变化。在一次党组织生活会上,他的自我批评是,“我觉得自己对患者越来越暴躁了”。后来,其他人安慰33岁的徐源,“到了你这个年龄,难免会这样的”。这似乎是一个大家普通接受的过程:刚进入医学的世界时,医生们能对患者保有极大的热情和耐心,但见过越来越多“无理取闹”的患者,听过许多令人同情的故事后,医者的情感会被快速消耗,动情的阈值也越来越高。
徐源一直在尝试与这种变化对抗。后来,他也开始指导见习医生,总是提醒新人,“现在你们可能什么都不懂,但听上级大夫和患者沟通时,如果有某句话让你觉得不该说,就记下来,以后自己不要再讲”。一个最简单的场景是,来探视的家属会很自然地坐到病床边,拉着病人的手说话。病人的床单都是消毒过的,有医生会说“你别坐那儿,你身上多脏”。在中文语境里,“脏”是带着点道德审判的。第一次听见时,徐源心里有些不舒服,轮到他沟通时,他改成了“公交车特别脏,你坐完车,身上容易带上细菌”。“如果没有特地记下来,一个年轻医生在各个科室待上一个月、两个月后,听到别人反复讲了许多遍,你就会觉得,这就是正常的说法。”
情感耗竭,成了横在医生职业发展中的坎儿,付出越多情感的人,这种被消耗的感觉越是明显。
白露是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医生,她形容自己的状态“像波浪线一样,在波谷和波峰间来回变换”。今年33岁的白露戴着眼镜、留一头不到肩膀的短发,气质斯文温柔。以前,她在其他科室工作,相比于花时间去完成病历和其他琐碎的文字工作,白露更愿意坐在床头陪病人聊天。在繁忙的医院里,这些时光显得很奢侈。“我是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我会想,如果那个人是我的家人,他可能会想要知道哪些信息。”

image.png

《良医》(第一季)剧照

直到2017年来到安宁疗护病房后,白露才发现,在这里,自由而充分地与患者交谈,本来就是医生的工作重点。进入安宁疗护病房的病人往往已经处于生命末期,医生和患者的目标不再是不遗余力地治愈原发病——患者通常已经与原发病经历了漫长的抗争,而是控制身体症状、实现患者未了的心愿,让他们能舒适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这里也许是医院里情感浓度最高的地方。每一个家属都带着饱满的情绪,从见到医生的第一面起,他们就会开始哭,倾诉家人正在经受的痛苦,自己即将面临失去亲人的悲伤。“他们知道亲人的状态很不好,也知道总有一天会失去,但并不会因此觉得轻松一些,那只是折磨的开始。”
白露是个心思细腻敏感的人,从实习时开始,她就无法对患者的眼泪视而不见。在病房里,她总是弯着腰,耐心听患者讲身体上的疼痛,讲自己过去的故事,到动情处也会跟着掉眼泪。有时候,要以医生的身份告知病情坏消息时,她会细细琢磨很久,总觉得心里压着块石头。“会不会伤害到他?会不会磨灭他的希望?”。好在,最初两年,了解安宁疗护的人不多,住进来的病人更少,白露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何开口,仔细听完每一个患者的话,与他们共情。
病人越来越多,“耗竭”的感觉也逐渐明显。在安宁病房,沟通是一件最重要的事,也是最耗费心血的事。“很累,特别特别累。如果说其他科室的医生是在消耗体力,我觉得自己是在消耗能量。每天要倾听和回应几十个病人和家属,陪着他们哭和笑,用心去理解和支持,还得拿方案、解决问题。从一天的工作中抽离出来时,会感觉自己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这种情感付出是“持续放电”的感觉,而充电却比较缓慢。“忙了很久,如果病人走得安详,家属心态也比较平和,真的达到了‘生死两相安’,就会补充了能量。”白露说,如今谈起安宁疗护,人们会被那些感人的案例打动:在医护、社工和家属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和家属相互道谢、道爱、道歉,最后道别。然而,如此完美的案例并不多,更多时候,他们面临的情况是这样的:沉默寡言的病人始终不愿意开放自己;重症病人没有来得及被照护就匆匆离世,白露甚至来不及回应他在前一天提出的需求,“这就成了一块永远无法补上的空缺”。

平衡点

白露一直尝试寻找的,就是“共情病人”和“防止耗竭”之间的平衡点。
调整自己面对病人时的心态,是许多医生迈出的第一步。白露试着不给自己设置太具体的目标,“接纳一个事实——医生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病人的照护目标都设置为‘完美的离别’,就容易沉浸在无力感和愧疚中,职业耗竭会随之而来”。在安宁疗护病房,最好的结局“善终”,是追求对病人“身心社精(神)”的全人照顾,降低病人身体痛苦,解决心理、社会和精神(Spirituality)层面的议题。“有些病人的心理困扰已经积攒了几十年,如果医生认为自己能在住院的短短一两周里解决,本身就很有难度。所以,在照顾病人时,不断调整照护目标非常重要。”

image.png
《良医》(第一季)剧照
傅麒宁的办法是,把每一次治疗都当作陪伴病人和家属走过的一段旅程。他记录了自己还是值班医生时的一段经历。有一位60岁出头的女性患者患有主动脉夹层,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患者的儿子和丈夫犹豫不决。病人在监护室躺了两天,家属依然没有拿定主意要做手术还是放弃。最后,患者的儿子试探着问:“要不我们跟妈妈商量一下?”
听到这句话时,傅麒宁觉得自己简直无法面对这样的场面:如果患者主动选择放弃手术,是一种坦然,还是一种残忍?“所幸——是的,我居然用了‘所幸’这个词——患者夹层继发的动脉瘤破裂,等不到这样的场面发生,先走了。”
他劝自己,“不要把评价的重心放在病人是不是被治好了,而是放在‘我是否帮助这个家庭做出了最符合他们利益的选择’。这个结局对患者并不完全公平,但已经是这个家庭能达到的最好的结果”。后来,傅麒宁在诊室里遇到过许多从外地赶来求医的患者,一个患者也许会有好几个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些能救命的方案因为太过昂贵而被放弃了。残酷的现实反复发生,但傅麒宁不会再被这样的场面“折磨”。
精力有限时,白露开始学着如何把它们分配在合理的地方。病房里,有的病人已经意识不清,无法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痛苦。此时,白露主要控制身体症状,让病人至少得到身体上的舒适。另外,白露会和专职社工一起支持家属表达情感和处理哀伤,协助家属照顾患者,完成后事的安排。“当我觉得能量充足时,我会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正向的能量;当我觉得自己负荷不了那么多情感劳动时,就会抓一些、舍一些。关怀本身也有一个区间,如果可以把它量化为0关怀到100%的关怀,中间有很长一条路要走。”
遇到开放程度高的病人和家属,白露会花更多时间倾听,了解病人和他们的家庭。在今年一次纪念逝去亲人的音乐会上,白露有些哽咽地讲了“43度水”的小故事。病房里住进了一位60多岁、肿瘤晚期的阿姨,她健谈,滔滔不绝地讲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还编了句押韵的顺口溜,逗笑了病房里的医护们,却让她的丈夫忍不住躲到病房外流眼泪。他心里对妻子有些愧疚,年轻时起,阿姨为家庭付出了许多,举全家之力支持丈夫事业的发展。如今,全家的平静生活刚开始不久,妻子却得了不治之症。在尝试所有的治疗方案、经历几次危及生命的病情变化后,他们才意识到传统医疗无法延长有质量的生命,来到了安宁病房。起初,这位丈夫不愿意放手,常常忽略阿姨本人对治疗的意见,也不触碰死亡的话题。但阿姨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她反复明确告诉丈夫和儿子,“拒绝维生治疗,那些治疗只会增加痛苦的时间,希望顺其自然”。
他们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有一次,白露在病房听阿姨说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曾经有位医生提到,阿姨喝的水最好低于43摄氏度。随后,儿子买了控温设备,保证水和营养液的温度是43度以下,丈夫很认真地学习如何使用这些设备。发现“43度水”的秘密那天,白露提醒阿姨,这是丈夫表达爱意的方式。就在病房里,夫妻俩相互倾诉了感谢、愧疚和爱。“在这个似乎什么都做不了的阶段,对病人来说,有些医疗措施只是选项,而家人坚定的陪伴是必需品,陪伴他们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白露说,这些真挚的感情,都是自己的“充电”瞬间,弥补“持续放电”的疲惫。“前些天我的嗓子哑了,说不出来话,我就把医嘱提前打印在纸上,查房时给每个病人看。有些病人提醒我多喝水休息,过两天还记得问我‘好了没’。他们自己已经躺在床上了,还会关注你的情绪和身体。那一刻我就感觉到,自己投入的感情得到了回应。”

image.png

北京海淀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医生白露因为嗓子哑了,提前把要和病人沟通的内容打印在了纸上(受访者 供图)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

下一篇:试用期没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获取验证码
城市招聘
热门职位
推荐企业
最新资讯
公招信息
你的医院能拿到医保预付金吗?重磅!多地医保局出手专项整治,5个必查严惩不贷!床位1000张,华西医院又一托管医院开业!解析“十八项核心制度” 这4个常见的诊疗行为缺陷怎么破?医护编制新增6.5万名!官方公布三明医改成绩单:备案编制享同等待遇,薪酬有这些变化中小规模口腔医疗机构过冬指南四部门发布《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监测指标体系(2024版)》(附解读)医患沟通16个技巧,医生也要保护好自己!远大医药:全球创新激素纳米混悬滴眼液GPN00833国内III期临床成功达到临床终点莒县人民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开诊丽格学院第六届激光研习班“聚焦临床应用,直抵技术核心”养老保险缴23年、25年和29年退休金差别有多大?举例告诉你退休金如何计算工龄17年能领多少?多少年可以回本?2024年商贷利率下调了公积金也下调了吗?湖北十堰首套房公积金与商贷利率对比2024~2024年洛阳灵活就业4050补贴最新标准 洛阳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申请条件什么2023年青海西宁养老金计发基数 相比去年上涨了多少?退休金计算社保缴纳年限31年要怎么交合算? 2024文山公积金基数是多少(缴存基数上下限+缴存比例) 山西晋中社保退休后每月可领多少钱?山西晋中退休金计算公式2024计算器2024-2025年滁州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最新标准是多少,公司倒闭了,社保该怎么办?2024年张家界灵活就业人员自费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是多少 张家界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怎么缴费,能领多少钱?2024年11月工龄17年在云南大理退休260%基数缴纳养老金能领多少?吉林松原社保卡个人缴费标准2024-2025,社保缴费明细哪里查询?一看就懂!工龄22年、23年、28年退休养老金差距究竟有多大?个人社保缴费最低标准,2023-2024宁夏石嘴山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基数及比例个人房贷利率重新定价了!2024黑龙江伊春如何选择重定价周期比较好?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部分地区已公布,河南漯河养老金计发基数是多少?2024年湖南怀化退休金计算社保缴纳27年要怎么交合算? 合同到期公司有失业险吗最新发布!国家药监局:「干细胞外泌体」不属于「医疗器械」
湖南省株洲市三三一医院2024年第二批公开招聘1名高层次人才公告四川省妇幼保健院2024年11月招聘妇产科、儿科医师公告广州市皮肤病医院2024年招聘3名编制外合同制工作人员公告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卫生院2024年招聘2名工作人员公告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4年11月公开招聘20名急需紧缺卫生专业人事代理人员公告北京协和医院2024年11月招聘罕见病研究期刊编辑部主任启事2024年上海市数字城市规划研究中心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信息中心)2024年11月公开招聘6名编制外劳务派遣人员公告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苏州分院招聘公告2024年北京市水务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12人公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内科2024年11月招聘医生启事云南省嵩明县小街镇中心卫生院2024年招聘3名编制外专业技术人员公告浙江省海宁市第二人民医院2024年11月招聘2名工作人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张润驹课题组2024年11月招聘博士后启事郑州市惠济区刘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4年招聘公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高压氧科2024年11月招聘医生启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24年面向25届毕业生(含社会人员等)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广西灵川县妇幼保健院2024年11月招聘6名工作人员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24年11月招聘1名动力保障科科长(副科级)公告芜湖市镜湖区天门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4年11月公开招聘3名工作人员公告贵州省龙里县妇幼保健院2024年公开招聘备案制管理人员简章(第二次)陕西省渭南市妇幼保健院2024年11月招聘信息化工作人员公告广西钦州市中心血站2024年11月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浙江省温岭市残疾人托养中心2024年11月招聘劳务派遣人员公告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24年11月招聘收款员启事武汉市中医医院药学部2024年11月招聘3名工作人员简章安徽省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24年11月公开招聘2名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公告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2024年11月引进30名人才公告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妇幼保健院2024年公开招聘1名编外合同制人员公告(第二次)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2024年招聘科研专员公告(第五批)
展开
客服
小程序
公众号
工具箱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

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

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
登录/注册 密码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用户服务协议》